歡迎來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草莓原產南美,在我國已成為深受人們歡迎的一種水果。由于可在大棚內種植,已成為北京尤其是昌平的重要農業產業,是春季最先上市的本地水果。
如果我們有機會到大棚內采摘草莓,可以看到蜜蜂在草莓花上采蜜,即便是溫度很低的1月份也是如此;如果再細心觀察一下,可見每個棚內放置了一個蜂箱。顯然是想通過蜜蜂為草莓授粉。
放置在草莓大棚內的蜂箱
正在授粉的意大利蜜蜂
草莓的花具有雄蕊和雌蕊(即兩性花),雄蕊在花的四周,許許多多的雌蕊分布在花的中心。雌蕊的柱頭原為淡綠色,授粉后因粘上花粉而變成黃色,受精后顏色變暗。如果一部分未受精,便會形成畸形果;如果大多數未受精,失去了瘦果(即表面具有種子的部分)的機能,草莓(即聚合果)不能發育。其他農事操作(如噴水或噴藥),也會影響當天開的花的受精情況,從而產生畸形果。
草莓的聚合果,中間及左側的果是授粉不足所致
如果沒有蜜蜂的幫助,草莓也可通過風或振動等,使花粉落到雌蕊的柱頭上,實現受精。但通常受精的比例不高,仍不能產生完美的聚合果。因此必須借助蜜蜂或其他昆蟲,或人工授粉才能實現草莓的正常結果。如果是小規模種植,開花時可用棉簽或毛筆,先沾取草莓花四周的雄蕊上的花藥,再均勻地涂抹在中間的雌蕊上。種植數量較多時,由人工來完成就有問題了,這時就得邀請勤勞的蜜蜂、熊蜂等來完成。
大多數開花植物需要通過媒介才能實現雄蕊花粉與雌蕊的相遇和受精,而昆蟲是最重要的傳粉媒介。
(作者簡介:虞國躍,研究員,主要從事瓢蟲的分類及利用、果樹及園林害蟲的鑒定及生態防治研究)
Copyright ? 2015 - 2021 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 京ICP備16033287號-1